考上台灣二類第一志願後,只是個開始。大部分剛上入學的台大電機菜雞其實都對於這個科系在幹嘛,將來能幹嘛,詳細的路要怎麼走,不太清楚。即使有參加過杜鵑花節或是台大電機營隊之類的也是完全沒幫助,因為要得到有用的分享,基本上要問到大三大四碩士或是已在業界的人,但那些工人都是大一大二生,才修了幾門沒用的必修,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,只知道耍猴辦活動。
這篇就是要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,講解幾條台大電機生在大學期間的 optimization 路線以及畢業後的幾種出路。
我們就用 backward induction,先來看看各種路線的 end goal,再講解如何 optimally 地走這幾條路。
畢業出路
這裡就列我能想出的 Pareto efficient 的台大電機學士畢業的出路
- 台大電資研究所
- 國外名校電資研究所 (只講美國)
- 國外名校電資 PhD
- 台灣頂尖外商 engineer
- 國內外 HFT software engineer or researcher / trader
所謂 Pareto efficient 指的是這裡列的幾條出路中沒有一條是對所有人都是 optimal 的。人人都有不同的狀況。比如說 CMU MSCS 雖然看似屌打台大資工研究所,但很多人可能受限於經濟狀況,或是就沒有想要出國,所以不能說 “國外名校電資研究所” is a Pareto improvement to “台大電資研究所”。但是 “台大電資研究所” 的確是其他台灣研究所的 Pareto improvement,因此其他台灣研究所就不列入。
接下來就分項進行探討。
台大電資研究所
WHO
- 我英文很爛
- 我不想/沒錢去美國
- 我想要進台商爆肝
- 我愛台灣
HOW
如果要直升台大電資研究所,那麼大學期間最重要的第一是 GPA,再來是專題以及修研究所的課。
推甄的名次主要就是看系排,所以想去熱門的組,如數位 ICS、EDA,GPA 一定是愈高愈好。
再來就是,大三開始(or 大二 if you have a ton of 免修)就去找你將來研究所想找個教授做專題。剛開始可能不知道你想去哪個組找哪個教授,那就多逛逛,一個學期修兩門專題的話一年就可以體驗四個 lab 了。但是也不要逛太多,找到好的就趕緊定下來做研究,這樣碩論就可以早早寫完。
確立未來的組別後,除了做研究外,也可以修研究所的課,因為能算入研究所的學分,大學多修一點研究所就爽一點。
timeline
- 大一:顧好 GPA & 玩
- 大二:顧好 GPA & 玩
- 大三:顧好 GPA & 做專題 & 修研究所的課
- 大四:顧好 GPA & 做專題 & 修研究所的課
美國名校電資研究所
WHO
- 我想去美國賺大錢
- 我家裡有錢讓我去美國洗學歷
- 我英文不錯
HOW
基本上讀美國名校研究所的目的就是去花大錢洗學歷拿 OPT 然後在美國工作(薪水見 level.fyi,我發現很多想要去美國發展的人竟然都不太清楚薪水到底多少)。想要這樣做的話,大學期間最重要的第一是 GPA,第二是 paper,第三是實習。
這個路線跟 “台大電資研究所” 的路線類似,但是除了追求高 GPA 之外,專題研究部分要更積極,甚至可以直接跟教授表示想要發 paper。發 paper 的話最容易的是 poster & conference,poster 的話我沒投過但好像兩頁就好了,conference 一般大概六頁。如果能是第一作者的話最好,但這個要看緣分,因為通常剛進實驗室可能都是跟著學長姐做,常常只能當個第三作者。
美國 EE CS 大部分都是 non-thesis 的 program,因此有個實習經歷也會加分。三封推薦信裡也可以請實習的主管寫一兩封。
軟體實習的話大二暑假就可以去了。注意外商(台灣有 Google, Amazon, Micosoft, Yahoo etc.)的時程都很早,暑假的實習你前一年十一十二月就該投了,愈早投愈好,一二月投就沒什麼機會了,即使你很強。
大三開始也要準備 TOEFL & GRE,詳細門檻要看各校規定但通常 TOEFL 至少 100,GRE 至少 320,不過大部分學校已經不看 GRE 了。
注意推薦信要三封,而且是關係愈緊密的人寫愈有料,最好不要只是修過課,所以專題要好好做,也多實習,到時候就有很多專題教授 & 實習主管讓你排列組合。
至於申請的時程則是要看人。要當兵的話通常會在大五上(延畢 or not)申請,然後去當兵。女生的話可以大四上就申請,只不過就少了一年的 paper & 實習可以放。
timeline(男)
- 大一:顧好 GPA & 玩
- 大二:顧好 GPA & 玩
- 大三:刷 GPA & 做專題 & 實習 & 準備 TOEFL GRE
- 大四:刷 GPA & 寫 paper & 實習 & 考 TOEFL GRE
- 大五上:寫 SOP & 申請
美國名校電資 PhD
WHO
- 我想去美國發展
- 我熱愛做研究寫論文
- 我不想花大錢洗美國碩
HOW
如果你家裡沒礦但又想在美國發展,然後又對做研究很有熱忱,那可以直接申請美國 PhD。這條路跟申請美國研究所的路差不多,只是又要更投注在研究,實習的話可能就沒那麼重要。
台灣 FAANG+
WHO
- 我討厭讀書
- 我喜歡工作
- 我想要盡快開始賺錢
- 我不想去美國
- 我喜歡台灣但不想去台商爆肝
HOW
外商 or 純軟公司通常比較不像一般台商那麼看重碩士學歷,你拿大學學歷面試過了一樣直接進去。可惜的是台灣 FAANG+ 裡面只有 Google, Amazon, Microsoft, and NVIDIA,其中 Google & Amazon 還都是偏韌體硬體的缺。
想要畢業後直接去上面幾家的話,最容易的路是實習然後轉正。實習的面試通常只會有兩個 round,也不會像正職的那麼難,然後只要有 headcount 基本上都能轉正。所以想走這條路的話,大一二就應該努力學好 DSA & 刷 leetcode,大三大四去實習然後轉正(大外商實習一樣愈早投愈好)。大一二也可以先去小公司實習累積經歷。
這條路就完全不需要顧 GPA,能畢業就好。
這條路缺點是沒有碩士學歷。如果一直待在外商的話那是無所謂,但如果最終不幸因為各種因素流落到台商,可能就會吃虧。想要輕鬆補碩士學歷的話可以去拿美國 online Master’s 學位,如 Georgia Tech OMSCS, UIUC Online MCS, or UT Austin MSCSO。這些 program 的特點是最多可以修五六年,學費基本上公司補助都能 cover(UIUC 不一定),通常比 on-campus 好上很多,然後拿到的學位跟 on-campus 的一樣。不過這些 program 都不提供 OPT 所以想去美國的話通常還是得先在那邊修個實體碩士。
其實除了台灣,也可以試試直接投新加坡或英國的公司。如果你有美國身份,也可以直接投美國。
timeline
- 大一:學好 data structures & algorithms & 刷 leetcode
- 大二:學好 data structures & algorithms & 刷 leetcode & 實習
- 大三:刷 leetcode & 實習
- 大四:刷 leetcode & 實習
HFT
WHO
- 我數學很好
- 我是天才
- 我喜歡賺錢
HOW
HFT 是 high-frequency trading,俗成 quant。這種公司求的是絕頂聰明的人類,碩士學歷倒不是很加分(但 PhD 是),也不需要你有金融知識,因為那些東西聰明人學一下就會了。想要畢業就去當 quantitative researcher / trader,可以刷 GPA 然後數學要很強。當 software engineer 的話可能要多練點 C++。
據我所知,在這個行業表現好的話比什麼都賺,但是壓力也可能很高。
HFT 台灣有 WorldQuant、Kronos、Point 72,香港有 Jane Street,新加坡有 HRT,美國有一大堆但有 visa 問題。其中很多也都有寒暑假的實習,可以多爭取。